“越是艰难,越应砥砺前行,科研的路就是探索之路,没有一帆风顺的”,在现场,李海燕教授这样指导他的学生们。也是在此激励下,课题组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。
“我常常思考这个项目我们为什么能成功,个人认为,一是创新,二是我们的用心,也就是‘工匠精神’”,张波用“工匠精神”,来总结项目成功的原因。“工匠精神”是一种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。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,一个具有“工匠精神”的人是难得的,一个具有“工匠精神”的科研团队是更加难得的。
从个人层面来看,“工匠精神”就是一种认真精神、敬业精神。山大岩土中心平南课题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心无杂念,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。李海燕从接手平南项目开始,心中就绷起了一根“弦”,“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,找到诸侯快讯网址大全,用心做都没有十成的把握,何况不用心呢?”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组内最年长者,李海燕事必亲为,拼在一线,时常是西装裤配运动鞋,展现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雷厉风行。“海燕老师有严重的食道溃疡,严重时喝水都很困难,那次他回济南,在医院待了两天就回去了。他是揣着药瓶上工地的,在工地吃完饭,再偷偷把药吃了。”张波提起李海燕的敬业精神,满是感佩。“强将手下无弱兵”,组里的张霄、张波和孙怀凤等各有分工,职责虽不同,但负责、敬业的精神却都是一致的。南方多雨的天气,可能是诗人笔下唯美的诗句,可能是电影中一个意蕴缠绵的镜头,但对于负责物探的孙怀凤来说,可能只是一个猝不及防的意外,“有时设备都布置好了,突然雨就来了,回去的话就浪费了一下午,干脆就撑开车的后备箱,把设备放进去,测完数据再撤。”孙怀凤言语轻松,随性的性格中又融合着实干、负责的品质。
从团队层面看,“工匠精神”则表现为岩土工程中心的十字方针——“理论、技术、材料、工艺、经验”,这十个字也是平南科研团队治水成功的核心因素。他们理论结合实践,提出了“非连续帷幕注浆截流+关键通道探测与封堵+止浆垫控流”凹陷开采石灰石矿坑涌水治理体系,是极具创新性的理论;坚持“物探先行,钻探验证”为原则,做到了多种先进的物探技术的综合运用;在材料上,一是研发改善了适于水流速度大,凝结时间可调的新型GT材料、纤维改性黏土水泥浆液,具有原料广、造价低、强度高、抗渗好的优点,解决了大体积溶洞充填成本高的难题,二是针对混凝土初凝时间长,在大流量涌水口浇筑时易被冲散的难题,发明了泵送混凝土速凝混合器;在工艺方面,针对岩溶地区石灰石矿山区域广,过水通道路径长的特点,提出了多孔分段联合注浆工艺、小管注浆混合工艺、孔底混合工艺等;最后,充分发挥了自身面对困境不屈不挠、生产经验丰富的优势。
图1 硕士/博士研究生在现场进行材料试验
在治理过程中,各位党员同志、技术人员、学生边指导施工,边进行科研工作。在现场如此艰苦的环境下,课题组提出了“非连续帷幕截流+关键通道封堵+止浆垫控流”的技术理念;研发了适用于封堵岩溶关键通道的注浆材料;将靶域物探技术应用于岩溶管道的治理之中,得出了相应的成果;发明了速凝混凝土混合器、孔底注浆工艺,无压骨料混合工艺等。发表SCI/EI检索论文近10篇,发明专利4项,并得到院士专家、企业的高度肯定,相关研究成果在鉴定会上被包含多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定义为“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”。
图2 院士专家鉴定会
“两学一做”是有力的思想武器,它能够有效提高科研人员的思想觉悟,是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有效保证,能够有效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,不仅仅是科研系统,延伸到其他行业,“两学一做”也发挥着巨大作用,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,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,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线,中华民族一定会实现伟大复兴。